今日有媒體報道稱,今日頭條已于2016年年末完成10億美元左右的D輪融資,投后估值110億美元,資方包括紅杉資本、建銀資本等。知情人士已向36氪證實此消息。
事實上,兩年前的今日頭條還是一家估值不到5億美元的技術型公司。而現在,據知情人士透露,今日頭條已有數千名員工,2016年營收突破60億元。張一鳴曾提出,希望公司在2020年前完成100億美金收入、20%市場份額的業績目標。不過根據36氪了解到的情況,目前今日頭條IPO時間仍然未定。
我們《今日頭條的野心是百度,也是微博和Facebook》一文中提到過,在國內內容分發市場積累到DAU7800萬,單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76分鐘的頭條,下一步的戰略重點會是視頻化與社交化。
由于圖文內容分發市場的格局已經相對穩定,即便出現了很多頭條的“復制品”,也很難再冒出一個體量超越頭條的標的,但同時這也意味著頭條自身也有很強的局限性。因此,張一鳴一方面正著手以自建或投資并購的方式布局海外、尋求用戶增量。
截止目前,頭條或頭條注資的新聞聚合類產品已經進入北美、巴西、印度、印尼、日本等地。除了投資印尼當地資訊App Dailhunt、控股印尼新聞閱讀平臺BABE之外,今年2月,頭條宣布全資收購美國移動短視頻創作者社區Flipagram;與此同時近日在北美App Store新聞榜排到第一的“翻版頭條”Topbuzz也是頭條的自建產品。截至2016年年末,頭條已經在海外有了1200多萬的用戶量。
而海外擴張的同時,頭條用戶視頻瀏覽習慣上的改變為平臺提供了新增量。據頭條統計,2016年頭條視頻的日均播放量為12.69億,同比增長了605%,短視頻已超過圖文和組圖成為平臺上最大的內容形態。于是去年9月,頭條宣布加入短視頻平臺的“10億混戰”,撥款10億鼓勵PGC短視頻創作。此外頭條也在籌備自己的短視頻平臺。這么來看,頭條與賽道中另一個大流量技術派快手之間的博弈很可能繼續升級。
不過據36氪了解,和布局海外時的做法類似,頭條在視頻戰場上也不會一個人去戰斗,國內數家視頻相關的創業項目已獲得頭條注資。